◎土耳其伊斯坦堡【聖索菲亞博物館】教堂VS清真寺

傑菲亞娃◎土耳其風華伊斯坦堡ISTANBUL地標行程【聖索菲亞大教堂ST.SOPHIA MUSEUM聖索菲亞博物館】從教堂到清真寺到兩教和平共存的傳奇 
『土耳其風華第九天日程』(市區觀光,順序及時間請以實際現況為主):
■伊斯坦堡-博斯普魯斯海峽遊船-藍色清真寺BLUE MOSQUE-聖索菲亞大教堂ST.SOPHIA MUSEUM-塔克辛廣場TAKSIM MEYDANI
●伊斯坦堡的歷史半島老城區(Sultannahmet)集合了所有的歷史建築,如聖索菲亞教堂、蘇雷曼清真寺、藍色清真寺、托普卡皇宮,也是世界文化遺產 UNESCO(Historic Areas of Istanbul)的範圍,是來到伊斯坦堡必訪的區域。
前一篇傑菲亞娃曾提到,在伊斯坦堡最常看到的就是清真寺了,雖說當作藝術品來欣賞,但傑菲亞娃印象最深的反而是改來改去到和平共存的『聖索菲亞大教堂ST.SOPHIA MUSEUM』,這過程及歷史一定要知道啊~
『聖索菲亞大教堂』歷史相當悠久但重建多次,歷史學家經過研究認為,最早的聖索非亞大教堂建於康斯坦丁大帝時期,大約在公元四世紀。當時這座教堂是一個長方形木頂結構,在一次叛亂中被燒毀。公元五世紀的時候,當政的提奧多休斯(Theodosius)皇帝下令重修,修好之後在公元六世紀的一次戰亂中又被燒毀,真是命運多迨。
第二次被毀之後沒幾天,查士丁尼(Justinian)皇帝就又下令再建。而且這次要修一個極品,以顯示拜占庭帝國的實力,並且成為帝國的榮耀,於是高56米、直徑31米的「聖索菲亞教堂」成為西元562年當時最大的建築物,也是拜占庭建築最高的傑作。
●到底「聖索菲亞」是教堂還是清真寺…傑菲亞娃把歷史發展簡單說明如下:
聖索非亞教堂原來是君士坦丁大帝於西元 325 ~ 360 年建造的一座希臘正教教堂,曾多次毀於大火。今日所看到的建築是查士丁尼大帝於西元 532 年投入全部國力所興建的,總共花了十六萬的人力,費時六年才完成。
PS. 據說在三世紀時基督教是不合法的,傳教士只能躲在地下城,也傳聖母瑪莉亞被猶太人迫害逃到土耳其的以佛所,一直到君士坦丁大帝拿下伊斯坦堡,因其母親HELEN受洗後到第四季基督教才合法。
這座教堂完成之後九百年,到鄂圖曼帝國消滅拜占庭帝國為止,一直都是屬於基督教的教堂。
後來麥何密特二世成就了數百年來阿拉伯人.鄂圖曼帝國無法成就的大業,讓君士坦丁大帝落入穆斯林手上,因此移走了祭壇、基督神像…..把「聖索菲亞教堂」改成「清真寺」。PS.這期間大概是發生在1453-1918年。

依上述會發現聖索菲亞是教堂的時間比清真寺還久些,但到了●1932年土耳其國父「凱莫爾」將其改成『聖索菲亞博物館』讓有著阿拉的穆罕默德其聖母像有著和平共存的奇蹟。
「索菲亞SOPHIA」本來就是神聖的智慧,所以大家也有智慧點來看看這博物館吧~

走進『聖索菲亞博物館』要從大圓頂「聖母子」開始看起,這中庭是希臘大圓柱屬拜占庭帝國的風格,大理石石材都是從雅典及以佛所運來的,直徑31公尺的大圓頂千年不墜,很是氣派。接下來傑菲亞娃把必看的畫面簡單整理如下:
  1. 入口門楣上的耶穌畫「全能的基督」(中間為耶穌(背後有十字架) 右手邊是天使、左手邊聖母、左下有個跪著的人是表示犯罪的君王在懺悔)秀著希臘文:賜與汝和平;我是世界之光。
  2. 蘇丹特別座:麥加朝拜處左手邊的金雕小高台是蘇丹專屬的祈禱空間。
  3. 馬和慕特一世MahmutI圖書館:一樓右邊處,是鄂圖曼後期增設的,精美的鐵花格門裡收藏了五千部鄂圖曼手稿,對觀光客來說是非常好拍照的畫面。
  4. 阿拉伯圓盤:圓頂下有幾個秀著阿拉伯字的大圓盤,分別秀著:阿拉真主、先知穆罕默德及幾位哈里發的名字,是19世紀伊斯蘭教書法家所寫的。
  5. 明巴講道壇:由穆拉特三世所建,典型鄂圖曼風格,每週五伊斯蘭教領袖伊瑪會在上面傳道。
  6. 麥加朝拜聖龕:教堂改清真寺最大的改變為主祭壇改成朝麥加祈禱的聖龕。
  7. 淚柱:一樓有個會出現人龍的石柱,這是傳說中的淚柱,據說拇指插入柱子的小凹洞,其他四指貼著順著轉一圈就能實現願望,那為何稱之為淚柱ㄋ,又傳說如果轉柱時滲出水來效力更大。ps.據說查是丁尼大帝有頭疼的毛病,有一次經過淚柱時就好了,才會有後來淚柱許願的習俗。
●上述可對照照片分享,會更清楚喔~
坦白說傑菲亞娃覺得看『聖索菲亞博物館』比單看清真寺或是教堂都來的有趣多了,在現場聽導覽詳細說明後,對照眼睛所看到的,就像把四世紀到20世界所發生的宗教演進一遍似的,很有意義。
到土耳其旅遊,必訪伊斯坦堡地標景點『聖索菲亞博物館』教堂、清真寺留下的曾經也是歷史的足跡。

按讚加入粉絲團

延伸閱讀

GA瀏覽人氣:34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